2007年8月14日星期二

當年2002


書名/叢書:當年2002

作者/譯者/編者:林行止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國際書號:9882018424


圖書分類:中國現代作家文集/總集/選集
出版年月:2004/6
頁數:353
開度:140x210mm
定價:70.00


內容簡介
  為「林行止作品集粹」之二,集中編選林行止專欄2002年文章中,涉及政經時事的部份,題材涉及國際國內大事、香港政治經濟民生,是作者本人對該年時事和政經問題的反應,具思想深度和真知灼見,內容也淺近易讀。
選載
名實磨合 歐羅升跌  對金融界說來,2002年首宗頭等大事是歐羅的全面通用。  經過長達十年的「紙上作業」,歐盟十二國 (包括歐陸的德國、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奧地利、芬蘭、荷蘭、希臘及歐陸以外的愛爾蘭等)剛於1月1日的e-day,正式發行一百四十三億紙幣及五百零六千萬硬幣的歐羅,取代原來的十二國貨幣。已入歐盟的英國、丹麥和瑞典,由於民意不贊成而未有在統一貨幣的行列上歸隊。雖然法國和意大利都鬧銀行工潮,不過卻無礙2月28日午夜完成發行歐羅的進度。換句話說,從今年起,這十二國的貨幣,無論是已有二千五百年歷史的希臘貨幣和使用了不足八十年的愛爾蘭鎊,都將成為歷史,估計總額約七百億的貨幣中,約有4%落入藏家或消失在粗心大意的貨幣持有者手上。  對經常赴歐陸公幹或旅遊的香港人,歐羅面世可減卻許多「兌換」所引起的匯算麻煩和損失;對外幣炒家尤其是那些過早看好歐羅者而言,現在不免會重燃收復失地的希望。歐盟十二國有三億零五百多萬人口,其統一貨幣因此而有與美元分庭抗禮的「基礎」,加上美國經濟正衰落,歐陸則大致仍有增長,而理論上經濟盛衰與匯價強弱會成正比,因此投資者以至各國央行都會調整──增持歐羅比重,迄去年底,世界央行的外匯存底中,平均有68%為美元,歐羅佔13%──香港方面的數字則依次是84.1%及11.8%──如果它們逐步增加歐羅儲備,需求轉殷,匯價自然是看高一線。這種想法,配合歐羅兌0.8685為「頭肩式支持線」,近日歐羅匯價遂略略回揚,而六個月期歐羅認沽期貨昨天成0.95至1.02美元間,可見「沽家惜售」;不過,走勢派「看圖測市」,指出歐羅在0.8680至0.9085之間徘徊的可能性較高。看漲歐羅的樂觀者,對此應予留意並加參考。  事實上,歐羅1999年底以兌1.1747美元問世,其後輾轉下挫,至去年聖誕前最低成0.8745美元,跌幅達20%強,當初為「捧場」而購入的各國央行,莫不付出了重大代價,它們現在會否繼續看好而增持?我們很快便可從統計數字看到端倪。歐羅成為歐陸主要貨幣,成員國有匯價、利率一體化的好處,為投資者和消費者提供了大方便,亦使銀行系統工作更有效率;可是,自從1999年底十二個國家達成放棄本國貨幣改用歐羅以來,國際熱錢流往美國遠較流入歐洲為多,情況如此,皆因投資者雖對十二國領袖的政治勇氣感到欽佩,同時間,卻認為歐羅「架構已成仍待內部裝修」,即各國貨幣政策已有默契、取得調協(如削減財政赤字、穩定價格及把通貨膨脹率抑壓至認可水平),但財政政策以至各種社會福利立法仍各有「唱本」,續有不合拍,實在不難想像。  歐羅出現之後,歐洲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相應提高,這是因為大企業集資較方便而令金融市場更趨活躍,過去跨國企業在歐市集資,必須發行不同貨幣的證券或票據,費用多、效益低,而且還須承擔匯價風險,有了歐羅,它們便能一舉在十二國集資,資金籌措既易,成本亦低,匯價風險較易管理,換句話說,歐羅的出現,令歐洲成為一個龐大且有效率的金融市場。同理,歐羅流通後立竿見影的好處是歐盟之間貿易量增,不過,這並不等於說歐盟企業不必與外來公司競爭,所以消費者是最大的得益者。  上述種種,只能說是技術性優點,實際上,歐羅似乎不能帶來甚麼好處。歐羅的誕生,不過是政治催生的產物,雖然象徵了集結歐洲十二國的經濟動力以及朝向政治一體化邁出了一步,可是這些國家的政經本質未變。近年困擾歐洲諸國的失業問題(歐盟失業率去年平均仍達7.6%)並不會因為使用同一貨幣而改善,人口老化令其福利制度岌岌可危的情況亦難有顯著改善,而多如牛毛的勞工立法更揮之不去,令資方不敢輕言擴充業務的情況不變。  單一貨幣本來可以提高勞工流動性,比如工人可從供過於求的地區轉往人手緊的地方工作;可惜這種流動性不可能在歐洲出現,因為歐盟各國的文化、語言以至福利制度各不相同,我們很難想像巴黎廚師去里斯本工作,反之亦然,由於有這種種局限,歐洲勞工市場可說彈性有限,不能從貨幣統一中明顯獲益!  歐羅的最大弱點是沒有黃金儲備和沒有一支「歐盟的軍隊」作後盾。──1999年諾獎得主、有歐羅之父稱號的孟岱爾,他二十多年前建議歐盟該有自己的貨幣時指出,這種貨幣(歐羅)欲出人頭地(與美元並進甚或取代其在國際市場的地位),黃金儲備和軍隊缺一不可。黃金儲備的作用,固不待言;軍隊的作用亦非常重要,如果未來歐羅十二國中有某國捲入戰爭,歐盟若有軍隊,十二國的背後力量會使戰情很快穩定;沒有歐盟軍隊,各國國策不同,歐羅幣值難免受累……。沒黃金又沒軍隊殿後,歐羅只是另一種普通貨幣而已。  總而言之,歐羅帶來了方便及效率,但要變成十二國共享的經濟增長,恐怕沒大可能。準此,炒新鮮及「補倉」過後,歐羅匯價很快便會進入原來的軌跡運行;它只是一種新貨幣,這種新貨幣與眾不同的是一出現便獲國際承認並視之為儲備貨幣;但這與其匯價高下沒有直接的關係。(2002年1月3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