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叢書:講師講股
作者/譯者/編者:徐燦傑 謝幸軒 等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國際書號:9882115993
圖書分類:金融投資
出版年月:2006/11
頁數
開度:140x210mm
定價:80.00
內容簡介
「先求知,再投資。」要在投資市場上成功,必先做足功夫,審時度勢,理性分析和掌握環境因素上的變化,才能在波濤洶湧的股市中得到最大的益處。 要了解股市千變萬化的形勢,好好掌握基礎分析技巧,乃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書特以此為重點,針對不同界別的股票類型作專門分析,深入淺出,再配合作者多年來的實戰心得,理論與實踐並重。作者徐燦傑先生為著名金融集團聯席董事,並兼任大學講師,專授金融財務學科。由他來講股,讀者必能在更理智客觀的層面下,充分掌握其中的要點。
選載
開放人民幣業務意義重大徐燦傑 蘇文欣 2005年2月25日香港正式開展第一階段個人人民幣業務,當中包括:存款、兌換、匯款及人民幣卡。首階段人民幣業務的對象只局限於香港居民,每人每日最多兌換2 萬元人民幣,並不涉及工商企業的商業交易。第二階段擴大了人民幣現鈔兌換額和個人人民幣匯款額,及擴大了可以把人民幣現鈔兌換為港元的指定商戶範圍,亦取消了人民幣卡授信限額。市場均歡迎以上措施,一般認為除進一步方便內地與香港居民互訪消費外,還可強化人民幣回流 機制,對促進兩地的經濟融合、貿易往來和資金融通以及加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均有好處。 誠然,現時由香港銀行經營的人民幣業務範圍仍然有限,香港銀行目前還不能經營人民幣貸款、債券、貿易融資等資產業務,香港還沒法成為人民幣離岸市場。本文將會分析現時人民幣業務的營利環境,及以較長遠角度去探討其發展。 短期盈利空間有限 短期來說,人民幣業務圖利空間不大。第一是因為只能存不能貸的不平衡問題,令銀行沒法借出資金賺取利潤。第二,換鈔業務主要是賺取匯率差價,這部分業務也被香港的人民幣找換店搶走了很多。雖然找換店相比銀行存在較大風險,但因為他們不受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在手續上就比正規銀行簡單。同時,銀行不能提供二十四小時的服務,找換店可以。這就使很多人願意去找他們。第三,一些限額的放寬,並不會使銀行業務有明顯的增加。因為原來如果客戶有超過6,000元的換鈔需求,也可以透過幾家銀行去進行。現在只是更方便了客戶,但整體需求量不會有很大增加。第四,允許香港居民用人民幣支票在廣東省支付消費性支出,對銀行的業務增長沒有太大的幫助。因為現在支付電子化水準已經比較高,信用卡亦非常普及,所以不僅在內地,即使是在香港個人開支票也不太被商家所接受。 雖然沒有可觀盈利,但市場普遍認為人民幣業務的潛在盈利空間十分大。現時香港銀行均積極地在內地開設分行,把客戶基礎打好,將來一旦人民銀行放開貸款業務,銀行就可以在香港吸收存款,在內地貸出去。另一方面,香港銀行亦虎視耽耽發行人民幣股票或債券業務。現在中國可以說是國際資金的天堂,因此業界對人民幣業務的趨之若騖是可以理解。與此同時,;在這課題上,銀行亦應深入了解其真正效益與自身的核心優勢,從而制訂較長遠的發展方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