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3日星期一

十窮與十富--曹仁超投資智慧 5

書名/叢書:十窮與十富--曹仁超投資智慧 5

作者/譯者/編者:曹仁超
出版社: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國際書號:9789882116344
圖書分類:金融投資
出版年月:2007/3
頁數

開度:140x210mm
定價:80.00

內容簡介
股市大熱,股民興奮,是牛是熊,眾說紛紜。盲目出入市有類賭博,冷眼旁觀又恐失去賺錢機會,如此敏感時節,得失在方寸之間,誰能把握好客觀形勢和主觀情緒,誰才是贏家。股市有趨勢可尋,但不可預測,反而一些基本的投資智慧,可以在險惡的投資風浪中「傍身」。作者積數十年投資經驗,深信最佳投資策略是追隨趨勢,利用止蝕不令虧損擴大,而不是時機捕捉者。而歸根結底,貧與富不是由炒賣決定,而是由每個人的性格決定,且看中國傳統智慧的窮富觀念,「十窮與十富」各有因果,讀者諸君請細思。
選載
百業盛衰不再繫於樓市更多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可令香港由區域性經濟走向全國性經濟。改革開放前,香港只係城市經濟; 改革開放後,香港已包括珠江三角洲一帶,漸漸成為地區性經濟。相信中國加入WTO後,香港將更上一 層樓,未來成為中國經濟樞紐機會甚大。中國已加入WT○,金融市場必須逐步向國際開放,四大國有銀行日後將面對國際競爭壓力,並改變整個中國銀行業的生態,許多監管銀行的指標如資本充足比率,中國四大銀行亦必須遵守;其次係銀行所發債券國際評級等。2002年中國國有銀行資本充足比率6.87%,低於巴塞爾協議規定慨安全線8%,同依家國際同業平均水平12%差距更大;2002年四大國有銀行資本充足比率最高係中國銀行,達8.15%,其次係建設銀行6.91%,工商銀行5.54%,最差係農業銀行,而且不良資產高達一萬七千億元人民幣,如依靠銀行本身,相信八年內仍未達到上市要求。中國銀行透過出售部份中銀香港,擴大本身資本,提升資本充足比率三其次係向政府發債券充實資本,利用稅前利潤加快撇賬,希望今年內可在紐約及香港同時上市,透過發售新股將資本充足比率提升到12%或以上,符合國際安全水平。建設銀行政府亦在注資中,希望明年可完成上市。至於工商銀行及農業銀行如能夠晌2006年及2007年完成上市已十分樂觀,到時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時起碼國內四大銀行有條件同外資銀行競爭。至於四大銀行以外其他銀行的改革,中央政府似乎傾向引人外資銀行做小股東,協助他們完成注資及改革。建設銀行指監管機構正評審該行不良資產處置方案,該方案計劃由大摩購人建行四十三億元人民幣不良資產,但今天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央政府認為大摩出價太低而失敗。依家外資銀行只能收購1995年前產生的一千七百億美元不良資產,1995年至今過去九年四大銀行又積累高達二千二百億美元不良資產,相信要晌 2007年中國金融市場向外開放前搞掂。其次係保險業改革,去年總資產一萬億元,其中50%以上係銀行五年或以上存款,利率一般都在三俚二左右。中國債券市場唔成熟,保險業晌呢方面投資較少,加上近年利率下跌,唔少保險公司在虧損下經營,有賴母公司提供收益,依家正在利用股市集資,充實保險公司資本。近年全球利率回落,亦為中國境內銀行及保險公司提供商機,趁機會吸收資金,壯大自己;另一方面,亦有助本港經濟從1997年7月前過份依賴資產升值的經濟模式,轉型為多元化。例如來自國內的石油股、資源股、保險股、電力股、公路股、電訊股,已令本港投資者可選擇的範圍大大增加,未來再加上內地四大銀行來港上市等,本港投資市場更加多元化,令香港資金毋須過份集中在房地產,造成樓市旺百業旺、樓市衰百業衰的怪現象。2004年2月20日

没有评论: